【红砖 | 对谈回顾】从文学到影像 — 让·热内与邢丹文的“爱之囚”
2017.09.10 星期日 3:30 PM - 5:30 PM
展览名称“爱之囚”,取自法国诗人、作家让·热内(Jean Genet)的同名文学作品,策展人塔雷克·阿布埃尔菲杜(Tarek Abou El Fetouh)为使观众能够清晰解读展览主题,于9月10日特别邀请了侨居英国的埃及著名女作家艾赫达芙·苏维夫(Ahdaf Soueif)来深入介绍让·热内的个人经历与创作特征,并邀请著名华文作家陈冠中作为对谈嘉宾。两人从让·热内的经历和作品风格谈到“爱之囚”与邢丹文的创作关联,又从文学写作的地域间的形态谈到文学“图像”与艺术图像在表达上的差异性。本次对谈由M+视觉文化博物馆高级策展人皮力主持,他也从艺术家和她的时代之间的政治性关系,对邢丹文的作品进行了分析。
皮力:我今天看完这个展览,觉得很有意思,展览策划和呈现非常符合我对邢丹文的理解。我关注邢丹文的创作特别久,邢丹文一直是一位很优秀的摄影艺术家,从上世纪90年代起,她的摄影就被很多杂志刊登,记录了那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一面。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创作无论是关注中国都市化进程还是都市电子化,都可以看到艺术家自己会出现在作品里,这是我看到整个展览中很有意思的一点。但邢丹文觉得自己不该仅仅只是一个拍摄者,所以她让自己的侧影也出现在她的作品里。邢丹文上世纪90年代的拍摄其实有很多主观的东西在里面,所以这个系列的作品叫“个人日记”,因为日记有很多层的含义。我抛砖引玉,艾赫达芙·苏维夫对让·热内的《爱之囚》做了非常多的研究,请她介绍一下她和“爱之囚”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嘉宾介绍
艾赫达芙·苏维夫
艾赫达芙·苏维夫是侨居英国的埃及当代著名女作家,她长期用英语写作。艾赫达芙·苏维夫是畅销书《爱的地图》(1999年入选“布克奖”,翻译成30多种语言)的作者其作品在埃及和英国国内都享有一定声誉,如:短篇小说集《阿依莎》(Aisha,1983)曾进入英国《卫报》小说奖最终候选名单。她也是一位政治和文化评论家。她发表在《卫报》文章发表在欧美新闻界出版。
陈冠中
陈冠中,华文作家。上海出生,香港长大,曾在台北工作六年,2000年至今住在北京。2009年小说《盛世》译成13种外语,2013年小说《裸命》也已译成三种外文,2015年小说《建丰二年:新中国乌有史》获选为中华民国国家文艺基金会《2000年至2015年华文长篇小说二十部》。上述三部小说皆曾入选《亚洲周刊》年度十大华文小说。2013年获授香港大学荣誉院士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主持人介绍
皮力
皮力是艺术史博士,现为香港M+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的高级策展人。他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,也曾是北京博而励画廊的董事和创办人之一。皮力是中国重要的艺术策展人之一, 2002年,担任圣保罗双年展的策展人; 2002年上海双年展; 以及2003年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的Allôrsla Chine。出版物包括《从行动到观念》(2015),《策划人时代》(2003)和《后现代雕塑》(2001)。
主持人: 皮力
对话者: 陈冠中、赫达芙·苏维夫
主办: 红砖美术馆
语言: 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