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场的德国性

在场的德国性

嘉宾介绍

瓦尔特·斯迈林,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、策展人,生于1958年,曾学习商务管理和艺术史专业并接受主权财富基金(SWF)的电视直播实训,是一名以关注文化报道和艺术家肖像为主的电视电影作者、导演和主持人。作为组织方和策展人,他曾负责众多艺术文化类项目。同时,他还是波恩艺术文化基金会主席、杜伊斯堡MKM库珀斯米尔勒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以及萨尔茨堡基金会艺术总监。2010年他荣获德国维藤/黑尔德克大学文化与经济学名誉教授称号。

闫士杰,红砖美术馆馆长、创办人,企业家、收藏家、策展人。美术馆成立四周年来,闫士杰带领年轻的团队不断探索,致力于为大众输出高质量的国际化艺术展览;并策划了“安德里亚斯·穆埃——摄影”、“加藤泉”、“奥拉维尔·埃利亚松:道隐无名”、“安德烈斯·塞拉诺:一个美国人的视角”、“温普林中国前卫艺术档案之八〇九〇年代”、“识别区:中国·丹麦家具设计”等引起文化艺术界广泛关注的大型展览。

邵亦杨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人文学院副院长,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艺术史论系博士。主要著作有:《后现代之后》( 2008 上海美术出版社第一版,2012 北京大学出版社修订版) 、《穿越后现代》(2012,北京大学出版社)、《西 方美术史-从17 世纪到当代》(2014,北京大学出版社),《世界现当代艺术》(2018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)

谷裕,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。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,1991-1997年就读于德国波鸿大学,攻读现当代德语文学、中古德语文学、天主教神学,获文理博士学位。2005-06年为德国洪堡奖学金学者。

9月11日“安德里亚斯·穆埃—摄影”展览开幕当日,论坛《在场的德国性》在红砖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,探讨显现和贯穿于艺术家作品中的“德国性”的诸多侧面。

定义“德国性”会引发集体身份认同所带来的诸多困难,艺术家结合自身经验的艺术实践,为我们理解德国性的矛盾和复杂性打开了切口。图像从何种程度上可以反映、改变或塑造现实?历史和现状以怎样的方式在图像中进行关联?我们邀请到艺术家安德里亚斯·穆埃,以及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、策展人瓦尔特·斯迈林,红砖美术馆馆长、策展人闫士杰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,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谷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,共同探讨。

阅读全部

艺术家:
安德里亚斯·穆埃
 
嘉宾:
瓦尔特·斯迈林、闫士杰、邵亦杨、谷裕

时间:
2018年9月11日下午3:00 – 5:00
 
地点:
红砖美术馆多功能厅
 
语言:
中/英
 
主办:
红砖美术馆

协办: 
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
 
合作机构:
大众汽车集团 (中国)